關於平埔族


遊車(遊春)
番無年歲,不辨四時,以莿桐花開為一度。每當花紅草綠之時,整潔牛車,番女梳洗,盛妝飾,登車往鄰社遊觀,麻達(註:年輕男子)執鞭為之驅。途中親戚相遇,擲果為戲。若行人有目送之而稱其豔冶者,則男女均悅以為快。

——清.《番社采風圖考》

現今乘車出遊的景緻已不復見,但屏東高樹鄉泰山加吶埔公廨,每逢趒戲時社人同樣會整齊牛車,載運長老們前往公廨參加祭典。

——馬卡道民族誌,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劉還月著

牽手

河洛人大都俗稱妻子為牽手。牽手這個名詞,在幾百年前,卻是平埔族人結婚的習俗。《皇清職貢圖》說:「放索等社熟番....婚娶,名也『牽手』。女及笄,構屋獨居;番童以口琴挑之喜則相就。」,後來漢人大量和平埔族人通婚之後,許多漢人為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妻子,又不好稱「平埔番」或「熟番」,乃以牽手名之,因而牽手乃成漢人妻子的代稱。

——馬卡道民族誌,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劉還月著

趒戲(跳戲)
是平埔人的豐年祭,對祖靈的祈福與感謝,大致與祈雨有關。在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叫『牽曲』,中部各族則稱『牽田』,屏東說『趒戲』,文獻上則是已漢人的角度稱『番戲』。大多數都在夜晚進行趒戲,故也稱夜祭。

——屏東馬卡道協進會,潘謙銘撰

式微的老祖祭祀
由於族人的自卑作祟,阿立祖(老祖)的祭祀,大都轉換別的神祇。而以:媽祖、神農大帝、玄天上帝、觀音大士、太上老君、土地公、萬應公、無名祠....或自安金身等介面方式呈現。目前台灣現存的夜祭不多,預計十年後,將成絕響。

——屏東,潘謙銘常民文化工作室

公廨
祭祀阿立祖的祭祀場叫KONKAI,應寫作「公廨」有集會所、群眾聚所之意。祭祀場的原始形式相傳是用甘蔗葉或茅草葉當屋頂,再用四根竹子支撐在屋頂下的簡陋建築。但像有應公廟那樣,以土磚建造,覆蓋瓦片的建築也有,這是受漢族影響所致。

族群的分類
依人類學家分類的標準,有三派說法,現暫將其分為十大族群來分別:

一.噶瑪蘭族(Kavalan) :分布在蘭陽平原。
二.凱達格蘭(Ketagalan) :主要分布在基隆、台北、桃園一帶。
三.雷朗族(Luilan):分布台北盆地南部及桃園台地,也有學者類為凱達格蘭的一支;但他們語言不同,以凱達格蘭語為溝通語言。
四.道卡斯(Taokas) :分布在新竹到台中大甲的沿海與河谷平原。
五.巴布拉(Papura) :分布在台中大肚、清水沿海一帶。
六.巴則海族(Pazeh) :分布在大安溪以南至台中盆地北部。
七.巴布薩族(Bapuza):分布在台中盆地南半部到彰化平原。
八.洪雅(Hoanya) :分布在彰化、雲林、嘉義一帶,但以嘉義地區為主。
九.邵族(Sao或Sau):南投日月潭。現在他們平埔、原住民身份目前仍然爭議中。
十.西拉雅(Siraya) :分布在台南以南地區。西拉雅下分有亞族:西拉雅(台南縣市)、馬道卡 (Makadao屏東縣市)、四社熟番 ( 大滿、高雄縣 ) 三支。

——屏東,潘謙銘工作室

平埔尪姨

傳統西拉雅社會中,每個部落都有一位或多位的女巫師,負責處理公眾的祭典事宜以及族人的疑難雜症。平埔尪姨的主要責任是負責公廨的整潔與祭典,也是社人求巫問醫最好的管道,舉凡開路、建置、驅邪、淨穢以至於問姻緣、卜事業、占米卦,或是民眾要祭祀、祈求、許願、還願、拜契......尪姨都可透過巫術的力量,為社人解答迷津。

——馬卡道民族誌,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劉還月著

文學裡的平埔族
竹枝詞是文人諷詠土俗瑣事的極佳詩歌體材,格律拘束不大,質樸親切。清初訪台文人有許多以吟詠台灣平埔族風情的竹枝詞作品,從字裡行間可以窺見當時的平埔族風貌,也反映出其特殊的風俗習慣與無憂無慮的樂天生活。

竹枝詞中的平埔族

平埔族居屋實景照片(27K)


好站連結[平埔文化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