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開》


編腔設計的一些感想(柯銘峰)

  莿桐花開的音樂受到了普遍的好評,我自認為是很僥倖的。從接到第一稿劇本開 始,真的沒有好好的去研究過劇情和音樂的關係,都只是初略的為整齣戲的音樂型態做 一些假設,比如樂隊編制和一些自我限制的原則。樂隊編制是受限於經費關係所預設 的,精簡人數、以電子琴輔助樂隊音響的不足、由劇本的某些歌詞句法和平埔音樂的特 殊性(節奏和音型)而衍生的流行歌想法;限制的原則包括少用電視變調仔、平埔角色 剛出現時不唱歌仔調、儘量多用七字調和都馬、雜唸等元素曲調、在一首單純的平埔調 音型中尋找音樂主題。

  還好原先的設定沒有錯(老天保佑),事先沒有經過仔細研究的想法,在事後分析 來看,那些設定倒變成了一些原先沒有預想到的契合。草根性強的野台劇團加入電子琴 做為伴奏,本就比其他追求正統、講究精緻的劇團來得理所當然,流行歌式的唱段或伴 唱也是胡撇仔戲的特色,傳統戲曲演出後清的故事內容,感覺上已經非常現代了,但不 唱電視調卻比演出其他朝代的故事更加適當,曲調和故事的時代背景無形中拉近許多。

  西拉雅族群的「ho ya he」,單純又具特色的Mi Mi La三音,成為我做這齣戲的 音樂主題音型。女主角平埔媽伊娜的第一次出場必須讓觀眾亮眼,「ho ya he」成了她 的主題歌,甘國寶也是因為伊娜而留在台灣,Mi Mi La的旋律也成了讓甘國寶為之眷 戀的聲音。七字調的La、Mi調性正適合於主題的呼應,我認為真是一種巧合。這一齣戲 是我做歌仔戲音樂設計工作以來,反覆運用主題最多的一次,也學到了、印證了一些戲 曲作曲法則書上所說:越單純的主題,越容易對變奏和開展做支撐。

  前後大約有半年的時間了吧,秀珠很熱心的塞給我她所能找到的音樂和文字資料, 我沒有很專心的研究和分析平埔音樂的內容,但聽著聽著,似乎也等於慢慢的為後期近 一個半月的排練做了不成熟的音樂醞釀,因為我都是在排戲當下被動的被導演和演員逼 出必須要用的歌調,匆匆忙忙決定下來的曲調佔了三分之二以上,想來真是慚愧,也還 好事前半推半就式的醞釀,讓決定下來的歌沒有出糗。我自承這次的音樂沒有以前其他 音樂設計作品所花的腦筋多,也或許是時間拉長了的關係,但出乎我預料之外的受到讚 賞和注意,確實讓我在歌仔戲音樂創作上多了一些省思。過去一直在板腔的變化中舞 弄,幾乎也快感覺到捉衿見肘了,而且反覆做法之下也有點跳不出框架的束縛,慢慢覺 得單調。拜劇本題材新穎之賜,這次的音樂有了新的配合,讓我更感覺到整齣戲的表演 風格和戲劇體裁影響音樂的編作有多深;一直在傳統雕樑畫棟的大院裡徘徊,終究還是 比不上從後花園小門走入市井中的感受來得深刻。

  常覺得現代台灣的歌仔戲觀眾不懂看戲,更不懂音樂和戲劇的關係,往往一齣戲做 下來,都覺得觀眾感受不到自己在某些刻意營造鋪排的段落裡為音樂所下的苦心,但做 了這齣戲之後,我的想法有一些改變了。觀眾固然無法領受到音樂的細微部分,但是自 己也不必那麼的在意,而一再的又在認為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重複做文章,太斟酌於自己 設定的表現點,反而違背了大部分觀眾喜歡大塊吃肉的快感,你覺得呢?

寫於2000.3.2